【劳动观察】百年初心奋斗者|陆品燕:从零开始建立国际一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2021-09-06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一个财经大学两年内就冒出一个世界知名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陆品燕正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

“happybirthday,ITCS!”每年的6月18日,陆品燕就像父亲一样,为他心爱的ITCS写上一篇祝福文章。这位常被夸赞“天才”的计算机领域领军人物用了五年时间在上海财经大学从零开始建立起国际一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现在,世界和中国又逢百年未有之变局,置身于科学技术领域,肩负历史的使命,我辈当责无旁贷。”陆品燕说,这就是他的初心和使命。

从零开始,这是一场一见钟情的冒险

陆品燕经常被问两个问题。圈外人问他:“理论科学研究中心是做什么的?”圈内人问他:“为何选择上海财经大学?”

理论计算机科学,在陆品燕看来,这是方法论学科,它的价值蕴藏在计算思维中,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能够在计算机、经济学、自然科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交叉,能够在许多原来缺乏语言描述或难以求解的复杂问题和情景中,提出新问题、新视角和解决思路。

陆品燕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理论组主管研究员,但他心里一直有个心愿。“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是我从读博士开始一直以来的梦想,上海财经大学给了我这样一个舞台,我想实现它。”

陆品燕收到过很多邀请,在一次与上海财大的偶然接触后,陆品燕被学校务实精神的理想主义打动了。“这种气质完全契合了我的梦想。当然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意味着冒险,但我自己没什么犹豫,整个过程在一两周的时间内就敲定了。”

陆品燕成为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教授,担任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学院给了陆品燕最大限度的自由。他有招聘和选拔自己团队的权利,薪酬区间、招聘条件都有他决定。学院也几乎不给陆品燕下任务指标,也不拿一般的学术标准评价他。

这种科研的自由环境正是上海财大吸引陆品燕的地方,他开始这场一见钟情的冒险和挑战。

一切从零开始。陆品燕组建了一支有活力、高水平、能创新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目前已有七名全职教师,包括两名国家青年千人,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入选上海市海外人才蓄水池项目,1名入选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覆盖理论计算机多个分支,在近似算法、在线算法、近似计数、机制设计等多个研究方向都实现了突破性贡献。

研究中心在全球院校计算机科学实力排名项目CSRankings中的算法与复杂性以及计算经济学两个方向上近三年位列世界第八。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名誉理事长李国杰院士专门撰文点赞:“一个财经大学两年内就冒出一个世界知名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操刀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开放的育人平台

“有人说,基础理论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不是论文而是学生培养,我亦深以为然。”作为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陆品燕主导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设计。

上海财经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学科交融是陆品燕的着力点。他一方面强化计算机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逻辑,重点加强《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计算机核心课程建设,担任《计算机科学导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的主讲教师;另一方面,在改革中注重体现财经特色,有针对性地建设博弈论、经济学基础、运筹优化等相关课程,发挥自身和团队在计算经济学研究方向上的理论优势,形成了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结合点,推动了课程改造,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受到学生好评。

“以前,往往是第一志愿落空调剂到我们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黄海量说,目前高考录取第一志愿率有大幅提高,从2015年的8.9%提升到2019年的47.1%;学院中途转专业的转入转出比从2015年的27%变到了今年的200%,也就说从大多数同学由学院转出到其他专业变成了现在更多同学从其他学院转入。

“ITCS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小团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除了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为世界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我们也要做力所能及的服务。”

陆品燕将研究中心打造成学术交流的开放平台和人才培养的开放平台,聚焦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和访问学者,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并提供科研指导。五年来,中心接待访问学者110余人次,举办学术讲座130多场,暑期课程7门次,有30多名来自国内外10余个高校的学生在上财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学习,有500多人次的外校学生来陆品燕的研究中心参加短期课程、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上海财经大学自己的学生直接受益,来自上交、复旦、北大、浙大、港大、港中文等高校的数十名学生在中心至少学习三个月以上,并得到了视野、学识和专业上的提升。多名学生在中心的平台上成长起来,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本科变成了国内外名校的博士生,从博士生变成了博士后或老师,成为活跃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国生力军。

追《觉醒年代》的“大牛”还有更多梦想

作为理论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陆品燕在该领域三大国际顶尖会议STOC/FOCS/SODA共发表论文29篇;担任FAW-AAIM 2012、WINE 2017、FAW 2018、ISAAC 2019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荣获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杰出科学家奖;作为课题负责人还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新一代人工智能(2030)”专项和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等。

陆品燕在嘉兴一中时就成为一名党员,加入上海财大这几年来,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在师生中传扬信念的力量、科学的精神和奋斗的品格。他曾作为教师代表在全校学生开学典礼上向学生寄语和建言,为新生上思政课……陆品燕2019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入选“2015-201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然而这位年轻的学术“大牛”却十分接地气,聊起天来总是带着笑,喜欢和团队成员一起玩三国杀,也追历史剧《觉醒年代》。

“在《觉醒年代》中,仲甫先生说我要的不仅仅是北大的生机盎然,是中国的生机盎然。ITCS五岁了,我想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上财的生机盎然,但我们追求的是中国的生机盎然。”陆品燕在今年的五周年祝文中,郑重写道“任重道远,继续努力”,他还有更远的路要走。